今(7)早民眾出門已明顯感受寒流發威,中央氣象署針對全台發布低溫特報,提醒傍晚起易有10度以下低溫發生,民眾應注意保暖,慎防感冒。溫度越低,手腳也冷吱吱,營養師高敏敏為讓大家輕鬆找回「產熱體質」,攜手凱鈞藥師教大家正確吃,配合睡前熱水泡腳等產熱小秘訣,就能有效擺脫手腳冰冷症頭,重新化身暖男暖女。
營養師高敏敏常在社群分享健康飲食撇步。
針對冬季手腳冰冷困擾,高敏敏曾表示,天冷時人體會優先讓重要器官維持血液循環,因此末梢血液較少,才會難以擺脫手腳像冰棒的問題,「肌肉量」較低也是產熱能力差的可能原因。不僅如此,喝酒或是喝咖啡都會越喝越冷,更是許多人的冬季飲食誤區。她提醒,可別以為喝酒會暖身,其實酒精會造成血管擴張,退酒後反而更冷。
要如何正確找回產熱能力,以下8類食物能多吃:
紅棗&枸杞|
枸杞是養生的食材之一,富含豐富鐵質,有助於增強造血功能,幫助身體循環。搭配有豐富維生素C的紅棗,更能有效幫助產熱,還能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。
當歸&黃耆|
這兩種中藥材可以添加至湯品中,作為冬天的漢方養生食材,有助於補血和強身,提升身體的抵抗力和恢復能力,不只暖身也暖心。
生薑&黑糖|
晨起時來一杯黑糖薑茶可以溫暖胃部,生薑中的薑烯酚成分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驅寒,適合冷天飲用。
羊肉&雞肉|
羊肉和雞肉都是很好的溫補食材,尤其是在製作羊肉爐和當歸雞湯時,能有效幫助身體抵禦寒冷,提升全身的溫暖感,是冬日和親友聚餐首選。
大蒜&黑胡椒|
大蒜和黑胡椒都是廚房中常見的調味料,不僅能增加食物風味,兩者豐富的植化素與黑胡椒的胡椒鹼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保暖。特別是大蒜壓碎15分鐘後再食用,蒜素可促進血液循環。
紅茶&可可|
紅茶和可可都富含有益健康的抗氧化物,內含茶黃素和可可多酚利於提升身體代謝和血液循環。高敏敏也提醒選擇70%以上高含量的黑可可,才能獲得更多健康益處。
鐵質|
比方說豬肝或深色蔬菜如菠菜等食材均富含鐵質,是製造紅血球和提高血液含氧量的重要元素。
維生素B群|
維生素B1和B12是維持紅血球健康的重要維生素,有助於促進身體的代謝活動和增進四肢的血液循環。
除了吃得巧之外,凱鈞藥師也建議民眾睡前能用加入薑片或艾草的40度熱水泡腳,只要15~20分鐘就能促進血液循環。早晨時,除了別突然跳起,避免皮膚血管迅速收縮,應慢慢起身之外,配合些許輕量的晨間運動,有利於血液循環。外出時,也要穿著保暖衣物,減少熱量流失。這樣才能全方位打造產熱體質。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延伸閱讀:
「世首美」三冠王周子瑜絕美10穿搭!每一套都讓人又見鍾情
貝克漢心軟為攝影師好友脫到一絲不掛!全網驚呆叩謝BOSS
天秤座大S敢愛敢恨!兩段戲劇化婚姻白紗總盤點 卓越眼光意外打開品牌亞洲知名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