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流來襲,不少人會穿羽絨外套有效保暖。(圖/Discovery Expedition)
寒流報到,今(8)早台北地區氣溫驟降至10°C,早上出門補班有如步入冰箱中寒冷。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低溫特報,幾乎半個「蕃薯」都是非常寒冷的橙色燈號,新北市、新竹縣、苗栗縣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機率;基隆市、台北市、桃園市、新竹市、台中市、彰化縣、宜蘭縣、花蓮縣、台東縣、金門縣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;連江縣有持續6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機率,民眾外出須注意保暖。不少人外出會靠穿著羽絨衣防寒,但你知道羽絨衣內該怎麼穿,才能有效升溫保暖嗎?
穿羽絨外套禦寒,是為了提高保暖效率與靈活走動,但其實內搭衣物厚薄度,也會直接影響保暖效果。
日本TBS電視台節目《這樣有什麼差別?(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?)》曾進行實驗,邀請女性參與者在羽絨外套內分別穿著薄襯衫和厚毛衣,並在室溫10°C的房間中待30分鐘。30分鐘後脫掉禦寒衣物測量體表溫度,結果顯示,穿著薄襯衫的參與者體表溫度比穿厚毛衣者更高。實驗結果顛覆大眾既定印象,別於穿越厚、穿越多才更暖的傳統思維。
木村拓哉當年在日劇《HERO》因現場太冷而穿上自己的羽絨外套,沒想到掀起一股流行旋風。(圖/friDay影音)
專家解釋,羽絨外套內的羽毛會形成空氣層,幫助儲存人體熱量。穿著輕薄貼身的衣物,能使體溫更有效地傳導至羽絨層,增強保暖效果。相反,厚重的毛衣可能阻礙熱量傳遞,導致保暖效果下降。
因此,在寒冷天氣中,建議在羽絨外套內穿著輕薄且貼身的衣物,如發熱衣或薄襯衫,以達到最佳保暖效果。 如此一來,還能提高冷冽天氣的活動靈活度。
Discovery Expedition BERN男版鵝絨長外套,售價NT$11,800元。
節目中也針對圍巾圍法、暖暖包放法做實驗,結果發現圍巾採單圈捲法最能保暖,暖暖包則要放在腹部與腳底最保暖。專家解釋,圍巾採單圈卷法有效阻隔空氣流入,以確保衣服內的暖空氣不會流失,還能有效為全身捎來暖流,因頸部有大量大血管,夠暖和的話,就能讓熱量流遍全身,連手部溫度也上升。暖暖包置於腹部與腳底,則能有效加熱血液,透過血液循環將溫暖傳遍全身,達到更佳的保暖效果,甚至放在腳底更好,因為腳底有較多血管,皮下脂肪也更少,暖暖包能更有效率發揮作用,溫暖血流,加速血液循環,讓全身快速暖起來。
RAINS(左起)金屬粉長版防風科技鋪棉連帽外套(NT$14,580)、經典黑連帽空氣圍巾(NT$5,680)。
延伸閱讀:
寒流來手腳變冰棒!專家教吃8食材找回「產熱體質」 大蒜壓碎15分鐘再吃更有效
大S送項鍊只為教9歲外甥女認識Tiffany藍!1歲Elly許曦文曾對她喊「媽」嚇壞小S
全台急凍暖暖包8大正確使用方式須知!錯誤搓揉怎麼用都不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