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週只買一次菜很困難?營養師推薦「採買7招」營養又耐放
2021/06/12 11:47文/記者劉雅嫺 圖/翻攝自pinterest
疫情三級仍舊ing,不少縣市的市場也採取分流,就是希望民眾少出門、一次出門買多一點。但對於天天都得準備三餐的人來說,到底該怎採買才能耐放又兼具營養呢?營養師夏子雯就推薦「一週採買7招」,教你這樣下手!
想要吃得健康,營養師認為最好選擇當季蔬果以及餐餐有蛋白質,而蔬菜的顏色最好越豐富越好,以下採買清單快來筆記!
1、根莖類蔬菜:如洋蔥、紅蘿蔔、白蘿蔔、高麗菜、菇類、綠花椰、大蕃茄、甜椒、青椒等,這類蔬菜比較容易保存,且營養素流失較慢,可多採買。
2、葉菜類:新鮮的葉菜類不耐放,採買量約2-3天的份量即可,且建議買回家後,當餐或隔一天就煮來吃,營養素較不容易流失。
3、冷凍蔬菜:因已殺菁過,所以也耐久存,而且營養價值其實不亞於新鮮蔬菜!不喜歡三色豆,可以採買單獨的青豆或花椰菜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4、乾貨蔬菜:像是綜合蔬菜、乾香菇、海帶芽、紫菜等,因已經脫水乾燥,故不易腐敗存放期長;且像是海帶芽、紫菜等泡開調理一下就是一道菜,方便又可口呢!
5、豆製品:豆製品也是蛋白質來源,像是嫩豆腐、板豆腐、無糖豆漿、凍豆腐、毛豆、千張豆皮、干絲等都可。傳統市場買的豆腐保存期限較短,最好當天或隔天就煮掉;想多放兩天的話則以超市買的盒裝豆腐較佳。
6、海鮮及肉類:舉凡是冷凍蝦仁、鮭魚、鯖魚、鱈魚、鯛魚片、去骨雞腿排等,都是良好的選擇,建議以冷凍的方式延長保存時間,採買回家後就先以密封袋分裝好,方便取用及烹調,且能避免食材反覆解凍。
7、全榖雜糧:吃白米怕胖的人,可選擇以五穀米、十穀米、糙米、黑米、藜麥、紅豆、綠豆等替代,或是以馬鈴薯、地瓜、芋頭、南瓜等根莖類替代,營養價值都比精緻澱粉高,一天之中可選擇1~2餐替換更健康。
營養師也提醒,雖然像是香腸、熱狗、臘肉、培根、火腿等食材可冷凍、保存期限長,但加工肉品隱藏的油脂及鈉量高,最好要減少食用頻率,才能吃得更健康。
延伸閱讀
凱特王妃、拜登夫人相見歡!全身「英國品牌」展開夫人外交
金馬影后一場活動罕見走3次紅毯!周冬雨穿「高麗菜禮服」照樣稱霸全場
元宵、湯圓分不清?同樣熱量高難消化高GI食物 營養師建議「這樣吃」最保險
節食、狂運動還是瘦不了?營養師破解:這些日常壞習慣才是重點!
看到「高纖」就吃還是瘦不了?營養師:9成的人都搞錯一重點是關鍵
秋天就想喝奶茶!營養師盤點20大手搖飲奶茶 「它」熱量比珍珠還驚人
張孝全帥氣現身台北信義區!自曝追劇、殺青宴少不了一罐三得利-196
IU攜手朴寶劍《苦盡柑來》入圍百想帝后!幸福感延伸到戲外穿禮服大秀「新娘轉圈」
由「米蘭」領軍12款城市限定香氛蠟燭限時登場!內行人激推入手最佳時機:可能還會漲